关于教学改革课程及优质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5年09月2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按照《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及国产5g大陆探花《关于课程建设的实施办法》、《关于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等,为更好地促进学校专业建设,加强教学改革及优质课程管理,深化多种模式课程改革,特制定以下规定。 一、申报要求 1、申报的教学改革课程应是配合学校重点专业建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的课程;公共基础课必须有全新的教学模式创新。 2、课程负责人以学院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教学团队的组建与课程组的成员分工,负责课程教学方案的规划、组织与落实,带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申报的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 3、教学改革课程通过验收后,可申报校优质课程。 二、申报程序 教学改革课程(优质课程)申报按照课程负责人组织申报、系部推荐和学校评估的程序进行。 1、教学改革课程每学期申报一次,并于每学期的中期申报下学期教学改革课程;优质课程每年申报一次。各系部须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前,将《课程改革建设项目申报表》、《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附件1)按要求报至教务处,逾期申报视为自动放弃。 2、各系部组织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教学改革课程进行审核后,向学校推荐。 3、教务处组织各系的课程负责人于规定时间进行现场汇报,经学校评审小组审核、报学校领导审批并行文后,确定为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项目。 三、课程建设与管理 教学改革课程主要由课程所在系部进行建设与管理,课程开课的第一周,必须向教务处提交《学期授课计划表》(参考附件3)、《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参考附件9)。课程所在系的领导必须进行过程跟踪听课,一学期听课不少于3次,并且进行学生评教、教师评教,同时做好记录及反馈。教务处、督导处进行抽查听课。优质课程建设必须录制3次微课、组织编制一套可组10份试卷,且试题内容重复率低于30%的试题库。 四、验收 1、教学改革课程 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时间一般为1年,分中期检查与终期验收。 教学改革课程中期检查:开课一个学期结束后,由教务处组织中期检查,课程建设负责人必须提交以下材料或能体现改革过程的类似材料: ①《课程标准》; ②《学期授课计划表》(参考附件3); ③《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参考附件4); ④《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参考附件5); ⑤《课程进度表》(参考附件6);《课程目标表》(参考附件7);《情境任务表》(参考附件8); 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工作页”或任务单及单元评价表等(自行设计); ⑦《课程考核改革方案》(参考附件9); ⑧教师自行制作的教案; ⑨学生评教、教师评教记录。 对于教学效果没有得到明显改进的,不得参加终期验收,须进行第二轮开课整改后方可参加终期验收。 教学改革课程终期验收:课程建设期结束时,由课程团队将中期检查时提交的材料进行修改,汇总编印成册提交教务处,并根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评审指标》(附件2)进行自评,同时提交《教学改革课程验收评估报告》(附件12)。 2、优质课程终期验收 优质课程建设周期为一年,可继续将教学改革课程所有资料、课程相关的其他网络资料、3次微课等全部上传“课程中心”,试题库建设完成后,根据《优质课程建设评审指标》(附件2)进行自评,同时提交《优质课程验收评估报告》(附件12)。 3、对于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建设的,由课程负责人提交《延迟验收申请表》(附件10),延迟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对于无故不完成建设项目的负责人,两年内不得申报其他教学建设项目负责人。 4、评审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D为不合格。 五、经费管理与课程待遇 1、建设经费按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工程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奖励经费按学校《教学工作成果奖励办法》执行。 2、对于没有通过验收的课程,要追回部分直至全部经费。 3、对于已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的教学改革课程,后续开课必须以新的教学模式授课,否则将追回资助建设经费。 附件:1、《课程改革建设项目申报表》 《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申报表》 2、《教学改革课程评审指标》 《优质课程评审指标》 3、《学期授课计划表》 4、《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5、《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6、《课程进度表》 7、《课程目标表》 8、《情境任务表》 9、《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10、《延迟验收申请表》 11、《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表》 12、《教学改革课程建设验收评估报告》 《优质课程建设验收评估报告》



上一篇:国产5g大陆探花党总支开展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专题党课
下一篇: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